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水文地質
水文地質調查觀測點的觀察與描述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03 11:17:02瀏覽次數:1403
地質觀測點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種地質界線和地質體為原則。首先記錄日期、天氣情況,下述情況一般都應觀察、記錄、描述:地層、標志層、化石層的界線;不同巖性、巖相或內部相帶的分界線;斷層、褶曲樞紐、構造轉折部位;重要的或具代表性的地層產狀、裂隙、劈理、脈巖及樣品采集地,巖溶現象、滑坡和崩塌等自然地質現象發育處以及階地、夷平地或其他地貌接線。
(一)基巖地層巖性觀察與描述
1.各類巖層的觀察與描述
一般包括:巖石名稱、顏色(新鮮、風化、干燥、濕潤時的顏色)、成分(機械成分、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結構和構造、產狀、節理、裂隙、充填物、蝕變、巖相變化、成因類型、特征標志、厚度(單層厚度、分層厚度和總厚度)、地層年代和接觸關系等。
2.沉積巖
必須注意調查層理特征、層面構造、沉積韻律和化石。對碎屑巖類,應著重描述顆粒大小、形狀、成分、分選情況、膠結類型和膠結物的成分、層理(平行層理、斜層理、波狀層理和交錯層理)、層面構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結核等。對泥質巖類,應著重描述物質成分、結構、層面構造、泥化現象等。對碳酸鹽巖類,應著重研究化學成分、結晶情況、特殊的結構和構造(如鮞狀結構、竹葉狀結構、斑點狀構造及縫合線等)、層面特征及可溶性與巖溶現象等。
3.火成巖
必須注意調查其成因類型、產狀、規模及與圍巖的接觸關系。對侵人體,應注意研究其與圍巖間的穿插和接觸關系,接觸帶特征(包括白變質現象、圍巖的接觸變質和機械
破碎等情況);所處的構造部位及原牛裂隙和巖脈等情況.對噴出巖,應注意研究其噴出或溢流形式;巖性、巖相的分異變化規律;原生或次生構造(氣孔狀、杏仁狀、流絞狀或枕狀構造等),原生裂隙、捕虜體、韻律、層序及與沉積巖的相互系等。
4.變質巖
應注意研究其成因分類(正變質或副變質)、變質類型(區域變質、接觸變質、動力變質)、變質程度和劃分變質帶;恢復原巖性質與層序。著重觀察變質巖的礦物成分(原巖礦物與變質礦物)、結構(變晶結構、變余結構和破裂結構等)、構造(包括變質構造和原巖的殘崩構造);分析礦物的共生組合和交代關系。特別注意片理、劈理以及小型褶皺等細微構造和原巖層理的區別。
(二)地質構造觀察與描述
1.褶皺
位置(包括空間位置和與其他構造相互間的位置)、規模、沿走向的變化規律和傾伏情況;褶皺的形態特征(兩翼巖層和軸面的產狀、樞紐起伏情況等)、類型、組成巖層的相變、時代和特征;兩翼巖層的厚度變化及低序次構造特征以及褶皺的組合形式等。
2.斷裂
位置、規模、產狀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態特征;構造破碎帶的構造巖種類、特征(角礫的粒度、排列情況、膠結類型和程度、溶蝕現象及風化特征)及破碎帶和破碎影響帶的寬度;判定斷層的兩盤相對錯動方向、構造間的組合關系,并分析與地下水活動的關系。
3.裂隙
統計裂隙點的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寬度、產狀、延伸情況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質:裂隙面的形態特征、風化情況;各組裂隙的發育程度、切割關系力學性質和轉變情況,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裂隙統計應力求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進行,其面積不應小于Im xlm。
4.劈理和片理
空間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分、分布規模、產狀、性質等。
(三)第四紀地層觀察與描述
在地質-水文地質調查中,對第四紀地層的露頭應詳細觀察描述,內容包括:地層的顏色、巖性、巖相、結構與構造特征、特殊夾層、各層間的接觸關系、所含化石及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分等。
1.顏色
注意原生與次生、干與濕、水平與垂直方向的顏色變化及特殊色、色帶、色斑的過渡和混染情況,特別是一個地區主要沉積物的主要色序。描述時,一般副色在前,主色在后。特殊顏色最好用常見物品的顏色來形容,如栗色、磚紅、瓦灰、藕荷色等。
2.巖性
1)礫石類。礫石的成分、粒徑(最大、最小、一般)、分選性、磨圓度(棱角狀、次棱角狀、次圓狀、圓狀)、形狀、表面擦痕、風化程度等。估計礫石的各種巖石成分、粒度、磨圓度等的相對含量;測定礫石的長軸方向與長軸軸面產狀,以供繪制礫石扁平面極點分布圖或玫瑰花圖,幫助判斷物質來源、搬運動力與距離,為確定成因類型和地層的相對年代提供依據。
2)砂類。砂的礦物成分、顆粒形狀、粒度、磨圓度、級配,壓密程度和濕度狀況,次生礦物成分及膠結狀況f膠結物成分與膠結性狀),加酸起泡程度,重礦物含量及其富集部位等。并給予野外定名。
3)土類。于、濕時的物理狀況,特殊成因土的特殊現象(如黃土的大孔隙性,泥炭的氣味、腐爛程度,淤泥的礦物含量等)。
3.結構與構造
詳細觀察并描述地層剖面的結構特征(如沖積層的二元結構,洪積層的相變和透鏡體夾層,殘積層與基巖的過渡關系等)及土的結構與均一程度,碎屑混入物的成分(應特別注意“泥礫”現象),砂的松散和膠結狀況(膠結程度、膠結物種類及膠結類型)以及礫石的排列方向等。對層理或層面的類型、產狀,以及孑L隙、生物構造特征等均應詳細觀察描述。
4.特殊夾層
地層中的含礦層(石膏夾層或石膏散晶、軟錳礦、芒硝、鹽晶等)、泥炭層、淤泥層、結核層、紋泥層、膠結砂層及古土壤層等在地層剖面中的位置與特征。對結核與包裹體,應分別描述其顏色、成分(加酸起泡程度等)、形狀(大小、形態和表面特征)、內部結構與構造(層狀、同心圓狀、斑狀、塊狀、堅硬、松散等)、散布狀況、與圍巖的過渡關系(明顯的、漸變的)以及伴生情況與侵染情況等。
5.化石
產出層位、名稱(野外不易定名時,可簡單指出大類,如蚌類、平螺等)、數量、形態大小、保存狀況、石化程度、分布狀況等。
6.各層接觸關系與巖相變化
接觸類型(沖刷接觸、明顯接觸、突變接觸或逐漸過渡)與特征,界面上有無沖刷痕跡和礫石。對突變接觸,應注意觀察是沉積條件的改變還是長期沉積間斷。選取地層出露較全的露頭點進行分層描述與地層厚度的測量,并注意觀察巖性與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變化規律及標準層的分布。
此外,對第四系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位與地貌形態特征,應作觀察描述,必要時進行拍照、錄像或素描。對砂層中的土塊或土層中的砂包等現象亦應作較詳細的描述。
(四)地貌觀察與描述
地貌的觀察與描述應與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研究緊密配合,著重觀察研究與地下水富集有關或由地下水活動引起的地貌現象。
1.基本地貌單元
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的分布情況和形態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嶺的高度及破壞情況,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確定其成因類型。
2.河谷地貌的調查
谷底和河床縱向坡度變化情況,各地段橫剖面的形態、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狀(凸坡、凹坡、直坡、階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組成物質,谷底和河床寬度以及植被情況等。
3.河流階地的調查
階地的級數及其高程,階地的形態特征(長、寬、坡向、坡度;階面的相對高度和起伏情況以及切割程度等),階地的地質結構(組成物質,有無基座及基座的層位、巖性,堆積物的巖性、厚度及成因類型)及其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情況,階地的性質及組合形式。
4.沖溝的調查
位置(所在的地貌單元和地貌部位)、密度與分布情況,規模及形態特征,沖溝發育地段的巖性、構造、風化程度、溝壁情況及溝底堆積物的性質和厚度等。溝口堆積物特征,洪積扇的分布、形態特征(長、寬、坡向、坡度;起伏情況和切割程度等)及其組合情況;
5.微地貌的調查
所處地貌部位和形態分布特征及其與地下水富集和地下水作用的關系。
6.巖石風化的調查
風化層的分布、形態和厚度,巖石的風化顏色、性質和顆粒組成的改變以及次生、風化礦物的出現情況,巖石的風化破碎程度和巖體結構、構造的變化情況。
(一)基巖地層巖性觀察與描述
1.各類巖層的觀察與描述
一般包括:巖石名稱、顏色(新鮮、風化、干燥、濕潤時的顏色)、成分(機械成分、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結構和構造、產狀、節理、裂隙、充填物、蝕變、巖相變化、成因類型、特征標志、厚度(單層厚度、分層厚度和總厚度)、地層年代和接觸關系等。
2.沉積巖
必須注意調查層理特征、層面構造、沉積韻律和化石。對碎屑巖類,應著重描述顆粒大小、形狀、成分、分選情況、膠結類型和膠結物的成分、層理(平行層理、斜層理、波狀層理和交錯層理)、層面構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結核等。對泥質巖類,應著重描述物質成分、結構、層面構造、泥化現象等。對碳酸鹽巖類,應著重研究化學成分、結晶情況、特殊的結構和構造(如鮞狀結構、竹葉狀結構、斑點狀構造及縫合線等)、層面特征及可溶性與巖溶現象等。
3.火成巖
必須注意調查其成因類型、產狀、規模及與圍巖的接觸關系。對侵人體,應注意研究其與圍巖間的穿插和接觸關系,接觸帶特征(包括白變質現象、圍巖的接觸變質和機械
破碎等情況);所處的構造部位及原牛裂隙和巖脈等情況.對噴出巖,應注意研究其噴出或溢流形式;巖性、巖相的分異變化規律;原生或次生構造(氣孔狀、杏仁狀、流絞狀或枕狀構造等),原生裂隙、捕虜體、韻律、層序及與沉積巖的相互系等。
4.變質巖
應注意研究其成因分類(正變質或副變質)、變質類型(區域變質、接觸變質、動力變質)、變質程度和劃分變質帶;恢復原巖性質與層序。著重觀察變質巖的礦物成分(原巖礦物與變質礦物)、結構(變晶結構、變余結構和破裂結構等)、構造(包括變質構造和原巖的殘崩構造);分析礦物的共生組合和交代關系。特別注意片理、劈理以及小型褶皺等細微構造和原巖層理的區別。
(二)地質構造觀察與描述
1.褶皺
位置(包括空間位置和與其他構造相互間的位置)、規模、沿走向的變化規律和傾伏情況;褶皺的形態特征(兩翼巖層和軸面的產狀、樞紐起伏情況等)、類型、組成巖層的相變、時代和特征;兩翼巖層的厚度變化及低序次構造特征以及褶皺的組合形式等。
2.斷裂
位置、規模、產狀及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態特征;構造破碎帶的構造巖種類、特征(角礫的粒度、排列情況、膠結類型和程度、溶蝕現象及風化特征)及破碎帶和破碎影響帶的寬度;判定斷層的兩盤相對錯動方向、構造間的組合關系,并分析與地下水活動的關系。
3.裂隙
統計裂隙點的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位;裂隙的分布、寬度、產狀、延伸情況及充填物的成分和性質:裂隙面的形態特征、風化情況;各組裂隙的發育程度、切割關系力學性質和轉變情況,并注意裂隙的透水性。裂隙統計應力求在相互垂直的兩個面上進行,其面積不應小于Im xlm。
4.劈理和片理
空間位置和所處的構造部分、分布規模、產狀、性質等。
(三)第四紀地層觀察與描述
在地質-水文地質調查中,對第四紀地層的露頭應詳細觀察描述,內容包括:地層的顏色、巖性、巖相、結構與構造特征、特殊夾層、各層間的接觸關系、所含化石及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分等。
1.顏色
注意原生與次生、干與濕、水平與垂直方向的顏色變化及特殊色、色帶、色斑的過渡和混染情況,特別是一個地區主要沉積物的主要色序。描述時,一般副色在前,主色在后。特殊顏色最好用常見物品的顏色來形容,如栗色、磚紅、瓦灰、藕荷色等。
2.巖性
1)礫石類。礫石的成分、粒徑(最大、最小、一般)、分選性、磨圓度(棱角狀、次棱角狀、次圓狀、圓狀)、形狀、表面擦痕、風化程度等。估計礫石的各種巖石成分、粒度、磨圓度等的相對含量;測定礫石的長軸方向與長軸軸面產狀,以供繪制礫石扁平面極點分布圖或玫瑰花圖,幫助判斷物質來源、搬運動力與距離,為確定成因類型和地層的相對年代提供依據。
2)砂類。砂的礦物成分、顆粒形狀、粒度、磨圓度、級配,壓密程度和濕度狀況,次生礦物成分及膠結狀況f膠結物成分與膠結性狀),加酸起泡程度,重礦物含量及其富集部位等。并給予野外定名。
3)土類。于、濕時的物理狀況,特殊成因土的特殊現象(如黃土的大孔隙性,泥炭的氣味、腐爛程度,淤泥的礦物含量等)。
3.結構與構造
詳細觀察并描述地層剖面的結構特征(如沖積層的二元結構,洪積層的相變和透鏡體夾層,殘積層與基巖的過渡關系等)及土的結構與均一程度,碎屑混入物的成分(應特別注意“泥礫”現象),砂的松散和膠結狀況(膠結程度、膠結物種類及膠結類型)以及礫石的排列方向等。對層理或層面的類型、產狀,以及孑L隙、生物構造特征等均應詳細觀察描述。
4.特殊夾層
地層中的含礦層(石膏夾層或石膏散晶、軟錳礦、芒硝、鹽晶等)、泥炭層、淤泥層、結核層、紋泥層、膠結砂層及古土壤層等在地層剖面中的位置與特征。對結核與包裹體,應分別描述其顏色、成分(加酸起泡程度等)、形狀(大小、形態和表面特征)、內部結構與構造(層狀、同心圓狀、斑狀、塊狀、堅硬、松散等)、散布狀況、與圍巖的過渡關系(明顯的、漸變的)以及伴生情況與侵染情況等。
5.化石
產出層位、名稱(野外不易定名時,可簡單指出大類,如蚌類、平螺等)、數量、形態大小、保存狀況、石化程度、分布狀況等。
6.各層接觸關系與巖相變化
接觸類型(沖刷接觸、明顯接觸、突變接觸或逐漸過渡)與特征,界面上有無沖刷痕跡和礫石。對突變接觸,應注意觀察是沉積條件的改變還是長期沉積間斷。選取地層出露較全的露頭點進行分層描述與地層厚度的測量,并注意觀察巖性與厚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變化規律及標準層的分布。
此外,對第四系露頭點所處的地貌部位與地貌形態特征,應作觀察描述,必要時進行拍照、錄像或素描。對砂層中的土塊或土層中的砂包等現象亦應作較詳細的描述。
(四)地貌觀察與描述
地貌的觀察與描述應與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研究緊密配合,著重觀察研究與地下水富集有關或由地下水活動引起的地貌現象。
1.基本地貌單元
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等的分布情況和形態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嶺的高度及破壞情況,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確定其成因類型。
2.河谷地貌的調查
谷底和河床縱向坡度變化情況,各地段橫剖面的形態、切割深度及谷坡的形狀(凸坡、凹坡、直坡、階梯坡等)、坡度、高度和組成物質,谷底和河床寬度以及植被情況等。
3.河流階地的調查
階地的級數及其高程,階地的形態特征(長、寬、坡向、坡度;階面的相對高度和起伏情況以及切割程度等),階地的地質結構(組成物質,有無基座及基座的層位、巖性,堆積物的巖性、厚度及成因類型)及其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情況,階地的性質及組合形式。
4.沖溝的調查
位置(所在的地貌單元和地貌部位)、密度與分布情況,規模及形態特征,沖溝發育地段的巖性、構造、風化程度、溝壁情況及溝底堆積物的性質和厚度等。溝口堆積物特征,洪積扇的分布、形態特征(長、寬、坡向、坡度;起伏情況和切割程度等)及其組合情況;
5.微地貌的調查
所處地貌部位和形態分布特征及其與地下水富集和地下水作用的關系。
6.巖石風化的調查
風化層的分布、形態和厚度,巖石的風化顏色、性質和顆粒組成的改變以及次生、風化礦物的出現情況,巖石的風化破碎程度和巖體結構、構造的變化情況。
上一篇 > 水文地質中地表水體需調查內容
下一篇 > 巖溶地區水文地質調查的基本內容